照顾小宝宝对于每个新晋爸妈来说无疑是一项艰难的考验,在护理新生儿时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,其中宝宝吐奶就是很常见的,几乎每个新生儿都会发生。宝宝轻微吐奶是一种正常现象,一般在出生半个月后发生,到了7个多月宝宝渐渐长大,吐奶现象也逐渐好转。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吐奶,吐奶后该怎么处理呢?
宝宝的吐奶原因有什么?
有的妈妈以为宝宝吐奶是自己哺乳姿势不当,其实不然,吐奶是因为婴儿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,当受到异常刺激就引起的反射性动作,医学上也称为“胃食道反流”,奶水大多是从嘴里流出,吐奶量不大,宝宝脸部没有痛苦现象,家长不必担心营养不足,不用重新给宝宝喂奶。

宝宝吐奶后怎么处理?
一、保持宝宝上身抬高的姿势
为了防止婴儿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,让宝宝躺下时,要把毛巾垫在宝宝身体下端保持上身抬高的姿势,防止奶水流入呼吸系统,引发宝宝肺炎。
二、婴儿吐奶后,家长要时刻观察孩子状况
宝宝如果是躺着吐奶,要用枕头把孩子头部垫高,或者抱起孩子,让他保持直立姿势,用手轻轻拍打背部,帮他拍嗝,防止再次吐奶现象发生。边注意观察孩子脸色是否有异常。
三、吐奶后不能马上喝水
宝宝刚吐完奶,水分流失,要及时补充水分,但适合在吐奶半小时后再给他喝水,因为吐奶后马上喝水,可能引发再次呕吐。
四、发生吐奶后,每次喂奶量要减至一半
宝宝吐完奶,如果还有吃奶意识,妈妈可以把喂奶量减少至一半,增加喂奶次数,注意不能怕孩子再次吐奶而给他吃辅食。
爱帝宫专家要提醒各位妈妈,如果宝宝吐奶伴随着发烧、咳嗽,哭闹不停,奶水是喷出来的,吐奶次数越来越多,脸色差,出现这种情况,一定要立马就医,以免耽误宝宝最佳治疗时期。
为你推荐: 奶瓶喂养的三个注意事项